寒露释义:
节气名。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。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。
寒露: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;时间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。视太阳到达黄经195°时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了。寒露时节,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,东北进入深秋,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。
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?
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
从字面意思看寒露的“寒”就是寒冷,“露”则表示了近地面层水汽凝结成露水的现象,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寒露节气时,太阳的直射点已经离开了赤道,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,气温明显下降。全国大部分地区,甚至华南都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。
根据我国传统,通常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,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,至季秋寒露时已是“露气寒冷,将凝结为霜了”。
寒露有三候
1、鸿雁来宾。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;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,季秋后至者为宾。《通书》作来滨。滨,水际也,亦通。
2、雀入大水为蛤。雀鸟都不见了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,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。
雀,小鸟也,其类不一,此为黄雀。大水,海也,《国语》云:雀入大海为蛤。盖寒风严肃,多入于海。变之为蛤,此飞物化为潜物也。蛤,蚌属,此小者也。
3、菊有黄华。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。草木皆华于阳,独菊华于阴,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,而独菊言者,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。
寒露的气候特点
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,寒露与白露、霜降三个节气,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,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。与白露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,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,很可能成为冻露,因此称为寒露。上古时代以“斗柄指向法”划分节气,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的方位(也就是西北方),为寒露节气。汉至明末的“平气法”划分节气,寒露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,影长为古尺八尺二寸,相当于今天的2.018米。1645年起沿用至今的“定气法”划分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。一般寒露节气是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这两天。
元吴澄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该作品对寒露的解释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了。
寒露时节,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季秋,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。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,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,东北北部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。
我国古时曾使用的“平气法”将寒露分为三候:“一候鸿雁来宾;二候雀入大水为蛤;三候菊有黄华。”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;深秋天寒,雀鸟都不见了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,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;第三候的“菊始黄华”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。
寒露时节护肺保阴才养生
寒露时节,万物随着寒气的增长,逐渐萧条衰落。在自然界中,阴阳之气也逐渐转变,阳气渐退,阴气渐盛。在养生方面,我们要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。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。
秋与肺相应
金秋之时,燥气当令,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阴,如果调养不当,人体会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。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具体地说,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,根据个人的情况,适当多食甘、淡、滋润的食品,既补脾胃,又养肺润肠,防治咽干口燥等症。
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
由于天气渐冷,日照减少,秋风萧瑟急劲,往往使人情绪不太稳定,心情燥动,容易产生悲愁忧伤之感。看到草枯叶落、花木凋零,一些人心中常有萧条、凄凉、垂暮之感。悲忧最易伤肺,故宋代养生学家陈直说:“秋时凄风惨雨,老有多动伤感,若颜色不乐,便须多方诱说,使役其神,则忘其秋思。”如若过度兴奋激动,使阳气浮动,很可能引发疾病。因此,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。可以平素的兴趣爱好为基础,尽情玩乐宁志、陶冶情操、稳定情绪、提高机体的防燥能力和免疫能力。
过了寒露,天气由凉转寒,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。常言道:“寒露脚不露。“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,特别要注重保暖,及时增减衣服,以防寒邪入侵,尤其不要赤脚,以防“寒从足生”。两脚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较少,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,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。专家提醒,脚部受凉,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,导致人抵抗力下降。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,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,病邪就会乘虚而入。轻则引起外感咳嗽,重则可使气管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。
寒露过后,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,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。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还能使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,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。
常言道:“御寒锻炼自秋始。”寒露时节,为了抵御更加寒冷的冬天的到来,适应严寒。应该注意进行耐寒锻炼,不断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。